艺术教研室开展“从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看新形态育人模式”研讨会

发布者:李杰发布时间:2025-04-09浏览次数:51

2025年48日下午,艺术教研室在博学楼110教室举行了第周课程设计汇报研讨会,会议由郝逸萱老师分享

此次汇报中,郝逸萱老师分享了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与西西里传媒有限公司即将启动的短视频运营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班项目。通过这一项目向各位老师展现了新型的课程设计方案以及育人培养模式。该项目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拍摄、内容制作、运营及上镜表现力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项目面向2024级新媒体技术、移动商务、视觉传达、环境设计等专业学生,采用“1+1+1”三阶段培养模式,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本次项目中,郝逸萱老师重点分享了如何运用三阶递进精准育人。也就是采用“基础夯实-实践强化-岗位衔接”的三阶段培养体系。第一阶段(大一上学期),学生依托通识课程与专业基础课,夯实学生短视频创作理论功底,为后续实践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大一下学期至大二学年),通过专业考核与双向选择,从相关专业中遴选30名优秀学生组建“工程师班”。企业导师驻校授课,引入真实项目案例,结合校内实训室开展短视频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模块化训练。第三阶段(大三学年)通过工学交替与岗位实习,学生直接参与西西里传媒旗下短视频项目的全流程运作,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完成从“学员”到“职业人”的转变。

在项目汇报结束后,教研室教师围绕培养方案展开激烈讨论,从不同维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老师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并针对教学模式,一致认为需加强“双导师制”的协同效应。企业导师侧重项目实战与行业标准传授,校内教师则强化理论框架搭建与创新思维培养,通过定期教研交流实现资源深度整合。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汇报,各位老师在以下三点达成共识:

1、建立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学期根据行业趋势更新20%课程内容,开发“平台运营实战”、“短视频舆情管理”等新型活页式教材。

2、建设短视频工坊实践平台,承接企业真实项目,实施“策划-创作-投放-复盘”全链条实训,配套开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3、制定校企双元考核标准,将点击量、转化率等市场指标纳入评价维度,建立毕业生职业发展追踪机制,形成人才培养闭环。

图:朱燕舞

文:郝逸萱

审核: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