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自动化工程系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我的故事分享会”。张玉鸿同学结合学习余华《活着》的感悟,讲述了自己从学生工作“新手”成长为老师得力助手的故事。
从零开始:深夜学做表格的蜕变
“第一次收到制作团员信息表任务时,我连合并单元格都不会。”张玉鸿现场展示初期制作的混乱表格截图。为提升技能,他利用课余自学Excel函数。辅导员评价:“他的表格从需要反复修改到成为班级模板,这一成长全班有目共睹。”
班级建设:以真心换团结
作为组织委员,他创新开展“班级夸夸会”,每周收集同学闪光点制作表扬墙;针对班级出勤和宿舍管理问题,他建立“学习搭档”机制,提高班级上课出勤率和宿舍红榜率。在2024年团员教育评议中,他以全票通过的成绩获评“优秀共青团员”。
实践担当:在志愿服务中践行责任
作为系部资助宣传大使,他走访乡镇为新生讲解助学政策;寒假社会实践期间,他带领团队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获评“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分享会上,他展示的志愿服务记录本密密麻麻写满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反馈。
李雯同学表示:“学长证明学生工作不仅能锻炼人,还能真正帮助到他人。”
“我的故事分享会”通过搭建“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的成长对话平台,将抽象的思想引领转化为具象的青春叙事。活动以真实故事为镜,既照见学生干部在表格制作、班级建设、志愿服务中的技能进阶之路,更折射出当代青年在服务集体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成长逻辑。这种“以事育人、以情化人”的浸润式教育,正为系部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源头活水,让更多青年在见证与被见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
供稿:于靖欢
初审:韦玉龙
终审:杨军